本帖最后由 大风(平顶山) 于 2012-9-20 10:59 编辑
我和四季风
说起摄影,是在15年前的平顶山市烟草专卖局组织的单位职工华山、西安7日游油然而发的。当时,旅游队伍中有一个好友带了一台傻瓜胶片照相机,由于华山路险,有很多的同事们都在途中掉队了,不知不觉的就只剩下我和带傻瓜相机的这位同事了,当时我没有玩儿过相机,对相机一点都不熟悉,是我的这位同事一边教我如何使用又一边叫我实地练习拍摄,一个三寸见方的玩意儿竟能够把万物山川容纳其中,真的让我感到非常的好奇。旅游回来后,我就用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300元买了一台柯尼卡胶片照相机,由于当时的胶卷和彩扩的费用比较高,有时候一个月内也舍不得练习一次。从此走上了便走上了学习摄影的这一条不归路。此后又翻来覆去的买过3-4台胶片照相机,由于胶片和彩扩比较昂贵,也基本上没有过多的练习。也只有在单位每年一度的外出旅游时才偶尔拍一些旅游照片。 在2010年春天,单位再次组织我们外出旅游。在去江西庐山的时候,我带了2台胶片照相机,本来想好好的拍摄一些【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好片子,可这次回来把胶卷冲洗出来后真的让我傻眼了啊,由于相机长时间没用,两个相机的镜头通通发霉了,拍出来的片子全是像雾、像雨又像风的感觉,也白白的浪费了很多同事们的表情。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心里真的非常纠结的啊,终于在2010年的夏天,背着爱人用了将近2个月的工资7300元在苏宁电器悄悄的购买了一台尼康D90单反相机。后来爱人发现后问我多少钱,我支吾着给爱人说2300元,隐藏了5000啊。 拿到我的首台单反相机后真是如获至宝啊,白天在单位上班,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在百度上浏览相机的使用技巧,晚上回来翻阅相机的使用说明书到深夜。 夏天是一个百花盛开的鼎盛季节,也是拍照的黄金季节。每天早上我都要在05:00左右起床,05:30——06:00左右到达生态园,模拟练习生态园的花草拍摄,拍摄最多的是荷花,大概拍到07:30左右还要匆匆的往单位里赶。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看看早上拍摄的照片那些没有拍好,下午下班后在匆匆忙忙的赶到生态园里重新补照。也就是在生态园里我认识了几位老大哥们,我们都是有着同一样的兴趣和爱好,总是不约而同的来到生态园里。大家围着同一朵荷花拍照,拍完以后我们又围在一起相互点评。时间长了我们就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了。后来我们经常电话相约外出拍照,由于逐个打电话过于麻烦,我就给大家提议组建一个交流群,这样既节省了电话费,相互通知和交流起来又方便,由于当时几位老大哥们的摄影技术都比我高,可是,我的电脑知识略胜于大家,组建交流群的重任就由我来承担了,与2011年7月23日正式组建成立。当时只有我们四个成员,后来逐渐的发展到了10个、20个、30个、80个、100个……,越来越多的朋友陆续地加入到了我们的队伍之中,随着我们的成员不断地增加,我们的群设置机构也在不断地逐步完善,先后设置了多位积极激情乐意为大家服务的群管理员,我们经常利用下雨天气进行室内的摄影交流,大家在一块儿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学习摄影的心得体会,不断的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也不断地提出拍摄的良好建议和创作思路,虽然大家的建议和创作思路并不是那么专业,但是在相互交流中大家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都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但是我们就把我们的交流群命名为:业余摄影与交流。后来更名为:四季风摄影俱乐部。 由于我们对摄影的热衷和激情,也感动了一批老一辈摄影艺术家们,先后有誉满中原的摄影泰斗——叶大网老师、摄影协会的郭治国老师等多次给我们讲课和点评照片,是我们的摄影技巧也有着质的突破和提高。我们先后组织了很多次的集体拍摄活动,大家的参与激情也非常高涨。最为成功的一次是2011年11月,有我们四季风摄影俱乐部主办,平顶山摄影网,大河网鹰城印象联合参加的主题为【秋之韵】的南阳武侯寺外拍活动,共有30多位朋友参加。我们最初在平顶山摄影网开设【四季风摄影俱乐部】专题版块儿,又与2012年2月9日正式授旗加入光影中国网,从此我们四季风摄影俱乐部正式成为:光影中国网-平顶山四季风摄影部。 四季风摄影部现有成员:200余人,部长1人,副部长2人,版块儿版主8人,群管理员3人(暂定)。 现在我们的群体设置已经升级至500人容量的超级群,有光影中国网强大的后盾的支持和四季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正在向着更大、更远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季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