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河布衣 于 2011-12-7 11:43 编辑
他酷似毛泽东。见过他的人形容说“七分形似,三分神似。”有的人说,“如果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世的话,俩人站在一起也会令我难分真假。” 12月3日,记者在南阳网“光影中国”组织的一场人像外拍活动中,见到了这位传说中酷似毛泽东的人--南阳市宛城国税局陈建华。 当天下午2:30,南阳市人民公园游玩的人很多,一身“主席”装扮的陈建华一出现,立即被包围了,“你看,这人太像毛主席了!”“这里是不是在拍电影?”游客们都不由自主包围上来,纷纷要和“主席”合影留念。 应摄影爱好者的要求,“主席”登上了公园西北角的望乡亭,“主席”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雪白的纸张,举目远眺,模仿毛主席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开国大典上高声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那手势,那表情,那口音,让在场人都惊呆了,“太像毛主席了!”市民的掌起不断。 随后,“主席”随大家一起从“望乡亭”走下来,他一边走,一边口袋里掏出香烟和火柴,自信且潇洒地点上一支烟,手中的火柴在空中轻轻地甩了两下。他那点烟的姿态,吸烟的一举一动,太有伟人的风度了。 12月5日,记者通过南阳网“光影中国”外拍活动的组织者王跃中找到了陈建华。 陈建华今年49岁,在宛城区国税局工作。他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单位同志都称他是帅哥。大概10年前,在单位上班或外出工作办事,每到一处,都有人向他指指点点,说他像毛泽东。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建华越发成熟稳健。5年前,他的外型越来越像毛泽东,不仅同事、朋友这么说,连家人也这么说。既然自己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试试扮演毛泽东呢?有了这个想法,陈建华就开始留意伟人的一言一行,并有意到书店购买有关毛泽东的书籍、音像资料。一有空就在家中对着镜子练习,有时候约着朋友去公园,从毛泽东的声音练起,彻底改掉河南家乡口音,毛主席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步伐,他都要练上上百遍,直到被周围的人们认可为止。 陈建华对毛泽东所用的物品情有独钟,办公室摆放的烟缸、茶杯、放毛笔的笔架都是景德镇出的高仿带有红梅图案的特制用品。他说,为买一盒小小的火柴,也费了不少周折。因为现在火柴不好买,他就四处打听,得知南阳有一专门收藏火柴的爱好者,他就出了高价,从那里买了一些毛泽东当年用过的“火柴”。还有毛泽东上衣口袋装着的那支钢笔,是他从收藏市场得到的,脚上穿的皮革鞋是厂家特制的,身上那套中山服也和当年主席穿的面料很相似。所有这些都是他费尽心思才得到的,包括他的发型,都是特约的理发师傅上门给理发定型的。 久而久之,陈建华酷似毛主席已名声在外。这几年,不少房地产和企业举办大型活动请他去,他都欣然应允,活动上,只要“主席”到场,其效果。他说,参加活动从来不收劳务费,他不图钱,因为他太热爱毛主席了。 陈建华说:“热爱毛主席不能只从外表热爱,还要像真正的伟人一样,要有毛主席的大家风范,要有毛主席的宽阔胸怀,要有毛主席的渊博知识,无论做人、处世、仪表、言行,都要用毛主席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记者问陈建华今后有什么打算。他说他会坚持下去,在貌似的前提下,他正在一步步向神似的高度跨越,最终达到貌神合一的最高境界。
(全程D700+前苏联电影镜头OKC1-100 F:2)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 iso: 200 快门: 1/1250s 光圈: f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