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皓月 于 2011-2-12 02:15 编辑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妈祖德高望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护国庇民之神,四海民众大受其恩。百姓祈求妈祖赐福保安、和谐康宁的美好愿望。
妈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对此,妈祖庙楹联普遍大加宣扬褒赞。如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江阳天妃闸”题联:“世间无水不朝宗,岂止黄河一派;天上有妃能降福,何愁碧波千层。”下联直说妈祖(天妃)能够给百姓赐降福祉,就是江河湖海掀起惊涛骇浪也不用怕。清代林光贤题印尼丹戎小坡天后宫楹联:“圣德参天,庇万民吉庆;母仪配后,佑四海安澜。”“圣母”冠顶,联意道明了妈祖(圣母)德行高尚能庇护民众吉祥,保佑四海风平浪静。广东省樟林天后宫楹联:“海不扬波,稳渡星槎道迩;民皆乐业,遍歌母德恩深。”上联意指妈祖法力无边,能使四海不掀恶浪风波平,下联意指百姓和谐,安居乐业,处处歌颂妈祖的深恩厚德。
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信俗、天后信俗、天上圣母信俗、湄洲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为 1992.10.04发行的妈祖邮票
南阳的天妃庙,据说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北的一座妈祖庙,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闽南建筑——天妃庙,根据山门题额应是“天后宫”,虽历经300多年,现仍存山门、天妃庙、奶奶庙等建筑,是南阳市唯一的市级妈祖庙文物保护单位。
|